很多人都会有疑问,如何才能像茶艺师一样,冲泡出一杯浓稠醇滑的茶汤呢?
其实,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泡茶的技巧,充分的扬长避短。尤其是在注水环节,极大的影响茶汤的口感品质。今天,小堂就来分享几个泡茶注水方式。
1、注水的快慢
注水的快慢主要影响到浸泡过程中水温的高低,从而影响茶汤滋味的浓淡。注水的快慢还会直接导致水流的急缓,水流的缓急主要影响到滋味和香气和汤感之间的协调关系。
急的水流令茶叶旋动,茶和水在接触第一时间的相对高温下浸出融合度高,且和空气摩擦程度增加,令香气高扬,茶汤的厚度和软度则会相应下降;缓慢的水流令茶叶保持相对的静止,接触水的茶底缓慢的溶出,在出汤的时候再一次在较低温度下融合,令茶汤的厚度和软度上升,层次感加强,同时令茶汤的香气下降。
2、水线的走势
水线的走势有螺旋式注水、环圈注水、单边定点注水、正中定点注水几种方式,主要影响茶底和水流的动静比例以及茶底接触水的均匀程度。
3、水线的高低
在冲泡过程中水线的高低起伏令注水过程中茶和水的动静得到起伏,水线的高低起伏常常被用来做冲泡时的微调。
一般来说:香靠冲,汤靠吊。意思是说,如果希望茶汤高香,注水时拉高水线,让茶叶在容器中翻腾激荡,充分和水摩擦,但此时会牺牲汤感的厚度和软度。
如果希望茶汤绵滑柔软,就让水流缓慢低冲,但这样又会牺牲香气。只有控制好水流的稳定性,才能保证茶香茶味都恰到好处。
4、水线的粗细
水线的粗细主要关系到注水过程中水的流速,除了跟水的动静有关外,也跟注水的时间和速度相关,同样,水线的粗细也是泡茶者常用的微调手段。
5、出汤的快慢
缓慢的出汤主要针对前期浸泡相对静态的茶水溶合度差的茶汤,具有融合调节作用。
越缓慢均匀的出汤方式,茶汤融合得越有层次感,且相对融合温度越低,其汤感也越软;而越快速的出汤则令茶汤的融合度越好,香气越高。出汤快慢在冲泡过程中也属于微调作用。
看起来很复杂的注水方法,其实本质上在于水冲击茶叶的力度和茶水接触融合的速度,注水方法对茶的香气与滋味的影响非常微妙,也许新手比较难把握,但只要静下心来细细体会和实践,就能感受到这些细节对茶的影响。
以冲泡一杯正山堂红茶为例,首先,正山堂红茶需用100摄氏度的沸水冲泡,每一泡投茶量可按照3克-5克为准,盖碗容量可选择150毫升-180毫升的大小为宜。
冲泡红茶的过程中,以掌握“冲泡的水温、出汤的速度、坐杯的时间”三点为关键。在这三个要点中,对于一些细节的掌控对于泡出的茶汤味道好坏也是会有所影响的。
水温以100度沸水为准。
出汤时间:1~3泡在3~10秒之间。以后每冲泡一泡延长3~5秒,调整原则是1~12泡冲泡出的汤色基本一致。前3至5泡不宜坐杯时间过长,避免茶汤浓厚。
坐杯时间的长短可根据“观察汤色是否迅速从杯底散发上来”的状态来做调整。若是注入水之后,汤色迅速上升,出汤则快,反则可延长坐杯时间。
在冲泡的时候,以逆时针沿着盖碗杯壁环绕一圈定点冲泡(这里的定点,指的是在杯壁上的一个点来冲泡,而不是在盖碗中定点冲泡,这样既能欣赏到芽叶在盖碗中的美妙姿态,也能把茶香给释放出来)。
同时,在每一次出汤时候都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把每一泡剩余的茶汤沥净,以免影响下一泡茶的口感。
泡茶很简单,简单到只要一把壶,一包茶;泡茶也很难,因为它需要由很多细节动作构成,一个动作不严谨,滋味口感就会大打折扣。但是,只要我们用心,细心,泡茶水平也会逐步提高!